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2.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胸膜炎症或邻近胸膜的组织器官感染、肺梗死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胸膜,均可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细胞、蛋白和液体等大量渗入胸膜腔,胸水中蛋白含量升高,胸水胶体渗透压升高,进一步促进胸腔积液增加,这种胸腔积液为渗出液。
3.血浆...[详细]
临床表现
2.体征 胸腔积液的体征与积液的多少有关。少量积液时,可无明显体征或仅因胸痛出现患侧胸部呼吸运动受限、胸式呼吸减弱,触及胸膜摩擦感。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患侧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大量胸腔积液可伴有气管、纵隔向健...[详细]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1)外观:漏出液常呈清晰、透明的液体,多为淡黄色,静置不凝固,比重<1.016~1.018。渗出液可因病因不同颜色有所不同,混浊,比重>1.018。血性胸腔积液可因出血(含红细胞)多少呈淡红血性、洗肉水样、肉眼全血(静脉血样)性。结核性胸腔积液可有草绿色、淡黄或深黄色、淡红色等。脓性积液则呈黄脓性,厌氧菌感染有恶臭味。阿米巴肝脓肿破入胸腔引起积液呈巧克力色。曲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则胸液分别呈黑色和绿色。乳糜胸液呈乳白色,可自凝。
(2)细胞计数和分类:漏出液的细胞数较少,有核细胞数常少于100×106/L,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的细胞数较多,有核细...[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
一旦确定存在胸腔积液,则首先应明确积液的性质,即漏出液或渗出液。积液中的蛋白含量与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比值>0.5;胸液中LDH含量超过200U/L或大于正常血清LDH最高值的2/3;胸液中LDH/血清LDH>0.6,符合以上3条标准中任何一条考虑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
漏出液大多考虑循环系统疾病(如左心衰竭、上腔静脉阻塞等)、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肿瘤、结核和普通细菌感染是我国常见的3种渗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渗出液的病因鉴别对于临床的治疗...[详细]
治疗
1.结核性胸腔积液
(1)抗结核药物治疗(见肺结核病章)。
(2)胸腔穿刺抽液:中等量以上积液需治疗性胸腔穿刺抽液,可减轻或解除肺、心血管的受压症状,减少纤维蛋白沉着及胸膜增厚,降低或避免影响肺功能的可能,另外抽液治疗具有减轻结核毒性症状作用。抽液每次不宜超过1000ml,不宜过快、过多,以免造成胸腔压力骤降,出现复张后肺水肿。抽液过程中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