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条结果

  • 皮脂腺囊肿,属于整复外科常见病。发病机制明确。始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继而油脂排出通道堵塞,夹杂细菌感染,终于皮下包块形成。病程短则累月,长则经年。期间,皮下可摸到凸起,压下去有点软趴。皮肤较周边薄,表面常见黑头,时有豆腐渣样物排出。有时候,凸起会短期内变大,这多半因为感染。建议早点到医院排查,用点抗生素。治本的做法,是手术切除。经常,包块摸着不大,“根”却扎得深,挖掉就留一个坑。此时,术后需留置引流,以防止积血、积液。特别指出的是,切除宜早。放任不管,包块有可能悄悄长大。包块越大,压迫越广,对外观影响越大。另外,感染的概率也越大。总之,小毛病,早处理。(提醒:医疗有风险,医患同面对
    魏娴 主治医师 2024-04-02 13:18:23
  • 面部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表面良性病变,通常出现在青春期男女的面部。这些囊肿形成的原因是毛囊根部的皮脂腺管堵塞,导致分泌物排出不畅,逐渐积聚在皮下,形成包块。虽然这些囊肿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但它们可能影响美观。依据病史及临床体征将面颈部皮脂腺囊肿分为单纯性皮脂腺囊肿、粘连性皮脂腺囊肿和感染性皮脂腺囊。手术是治疗皮脂腺囊肿的唯一方式。在无感染的情况下,手术需要将整个囊肿内部的囊壁剥离干净,以降低复发的可能性。如果囊肿已感染,需要先控制炎症,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由于面部皮脂腺囊肿多发生在面部,手术切除时应考虑到美容效果。CO2激光、电离子微创法、注射器抽吸法被认为是治疗无合并感染的
    蒋通辉 主治医师 2024-03-11 12:35:29
  • 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暗戳戳”的包,这些包可能是由于皮肤问题,如粉刺、痘痘等引起的。然而,这些看似普通的包,却有可能是一种很常见的面部疾病——面部粉瘤。面部粉瘤,又称为面部皮脂囊肿,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它通常出现在面部,尤其是鼻子和脸颊等油脂分泌较多的区域。这种包通常会越长越大,有一点点鼓起,上面的皮肤看起来变薄,中间还有一个小黑头。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包不影响美观,或者觉得它不痛不痒,所以就忽略它的存在。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脸上出现了这样的包,千万不要去挤压或者挑破它。首先,挤压或者挑破这样的包可能会导致感染。粉瘤内的物质很可能是脓液或者皮脂腺分泌物,这些物质一旦被挤压
    南华 副主任医师 2024-06-25 21:21:47
  • 秋天来了,各种切巨大皮脂腺囊肿的,皮下脂肪瘤的,激光去不掉的纹身的手术高峰又来了。话说手术真的要趁早,等到肿物都快把皮撑破了再来,大夫给你做了技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本来分分钟搞定的事儿耽误那么久,时不时还有点臭臭的,人多难受啊
    李薇薇 主任医师 2024-09-05 09:23:04
  • 多处转移灶切除,包括双侧肾上腺及肾上腺外转移,仍可有效延长患者存期。 肾上腺髓脂瘤:肾上腺髓脂瘤又称髓性脂肪瘤或骨髓脂肪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与髓样组织组成的一种肿瘤,在肾上腺皮、髓质均可发生,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是一种无内分泌功能的肾上腺良性肿瘤,但也可偶伴内分泌症状,当肿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和组织或肿瘤发生内出血时,可表现为腰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因瘤体破裂大出血而休克。肾上腺髓脂瘤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超声可显示肾上腺区含有脂肪组织呈强回声,CT扫描显示与脂肪密度等值或略高的肿块,部分区呈团块状、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MRI有多面成像的优点。肾上腺髓脂瘤具体病因较为复杂,常表现为
    邓刚 主任医师 2023-11-22 10:34:57
  • 位置不同,可出现多种症状。  1、小脑桥脑角胆脂瘤:常以三叉神经痛起病(70%),往往有患侧耳鸣、耳聋、晚期出现小脑桥脑角综合症,表现为面部感觉减退,面肌力弱,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  2、鞍区胆脂瘤:常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为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有内分泌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及下丘脑损害症。  3、脑实质内胆脂瘤: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以及轻偏瘫,小脑肿瘤多出现眼震、共济失调等。  4、脑室胆脂瘤:阻塞脑脊液循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  5、颅骨胆脂瘤:常偶然发现颅骨表现隆起多年,触之橡胶感,无压痛,可移动或固定不同位置的胆脂瘤患者症状表现差异较大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8-30 14:47:47
  • )、优秀岳阳人等荣誉10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手术治疗各类肛瘘(复杂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等,混合痔疮(内痔、外痔),陈旧性肛裂、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皮脂腺囊肿、藏毛窦、肛门狭窄及肛管息肉等。微创治疗肛瘘、痔疮,如痔注射术、痔套扎术、经肛吻合器痔切除术(PPH、TST)、痔激光手术、肛瘘激光消融闭合术、高位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肛瘘镜手术、藏毛窦激光消融闭合术等。中西医结药物调理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便血,腹泻,肛门坠胀,肛周湿疹及肠癌术后调理。
    王振宜 主任医师 2022-01-02 16:41:43
  • 良性肿瘤,也称表皮样囊肿、上皮样囊肿或珍珠瘤,好发于小脑桥脑角、鞍旁,也可见于第四脑室,侧脑室、大脑、小脑和脑干,可为多发,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临床上,颅内胆脂瘤患者根据肿瘤生长位置不同,可出现多种症状。  1、小脑桥脑角胆脂瘤:常以三叉神经痛起病(70%),往往有患侧耳鸣、耳聋、晚期出现小脑桥脑角综合症,表现为面部感觉减退,面肌力弱,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  2、鞍区胆脂瘤:常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为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有内分泌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及下丘脑损害症。  3、脑实质内胆脂瘤: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以及轻偏瘫,小脑肿瘤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9-14 14:31:23
  • 出现内分泌障碍,如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及下丘脑损害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向前生长导致额叶症状,可向后突入第三脑室导致颅内压增高。  位于鞍旁者亦可向中颅窝扩展,累及三叉神经节而出现疼痛、感觉麻木、颞肌及咬肌无力等。位于脑实质内时,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及一侧肢体活动障碍,而小脑部位则多引起眼震、共济失调等。  脑干肿瘤可出现交叉性瘫痪,患侧第VI、VII颅神经麻痹和对侧强制性轻瘫。脑室内胆脂瘤则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及颞角,可体积较大,甚至充满脑室。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而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相对来讲,少见于第三、第四脑室。位于颅骨表面时,肿瘤可发生在颅骨的任何部位,但往往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8-07 16:58:14
  • 下降。因此,通过与本人脾脏CT值进行比较可以对脂肪肝做出一个定量诊断。其中,肝/脾CT比值小于1.0但大于0.7者为轻度,≤0.7但大于0.5者为中度,≤0.5者为重度脂肪肝。计算机断层扫描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解剖关系清楚,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均较高,但其诊断仍存在一定的难点,如肝脂肪瘤、血管肌脂瘤以及其他有脂肪变的肝脏肿瘤在平扫时也表现为低密度改变,可造成误诊。另因其具有放射性,限制了临床上对脂肪肝的筛查和随访。3、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定量检测脂肪肝,其方法与CT类似,主要是通过研究与组织信号相关的某一特定指标的变化来间接了解脂肪肝的轻重程度。其在肝脂肪变诊断上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
    赵刚 主任医师 2023-12-14 08:43:0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