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77条结果

  • 堂姐来信:凌晨2-3点腹胀甚、口苦、胀大如鼓,再难以入睡;屁多、大便粘滞不爽。堂姐在老家,不能面诊,舌头照片示: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腻、中后部稍黄;说近几年腹胀断断续续,一直在断续吃药。听了堂姐几条语音留言诉说病情苦恼和治疗的经过,刚刚开始浮现在脑海辨证为脾虚痰湿瘀滞化热的想法又被否定,这些当地医生肯定用过,但没有效果,所以不能再走老路子。想起之前读余国俊老师的治疗腹胀的经验:腹胀在脐部两侧,属肝经病位;夜间2~3时为丑时,属肝,腹胀甚者,肝气旺于主令之时而乘势凌脾;肝气旺则胆火郁遏,必口苦;大便不成形、排出不畅者,中土因木乘而呈虚寒之象也。若此肝气旺、胆火郁,中土虚之综合性症候,采用
    陶艳艳 主任医师 2024-01-18 13:40:02
  • 经常嗳气、腹胀、腹泻、腹痛…治疗后又复发,且没有明确的结构病变,这种病症一般称为“胃肠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功能性胃肠病。   一、胃肠功能紊乱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1、消化系统疾病   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急性胃肠炎、便秘等。   2、不良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经常吃刺激性、不洁净、不消化等食物都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食物是胃肠功能紊乱的最常见诱因。   3、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压力大,抑郁、焦虑、敏感等,都可引发胃肠功能紊乱,一般常见于成年女性、脑力劳动者、性格内向者、常处于神经过敏状态的人群
    黄厚章 主任医师 2016-12-15 14:22:58
  • 病例分享:女性病人,62岁,因为胆囊结石于8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虽然症状有了改善,但是腹胀不见缓解,而且与日俱增,尤其是每次化验肝功,胆管霉谱(r-GT、AKP)明显升高,即使消炎保肝输液也没有明显缓解,走遍全国各地医院都诊断不清,虽然有的医院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但是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西药用了很多都无济于事。该病人来到我院,经过病史的了解和分析,认为是胆胰汇合部疾病原因导致的,利用十二指肠镜技术,确定了是“缩窄性乳头炎”,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结果是胆胰流出道排出不畅,这就是胆液和胰液流出不畅,胆管和胰管内的压力升高,表现为病人的腹胀,尤其是进食、特别是进油性食物腹胀会更加明显
    杨玉龙 主任医师 2021-04-17 05:44:59
  • 病例分享: 女性病人,62岁,因为胆囊结石于8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虽然症状有了改善,但是腹胀不见缓解,而且与日俱增,尤其是每次化验肝功,胆管霉谱(r-GT、AKP)明显升高,即使消炎保肝输液也没有明显缓解,走遍全国各地医院都诊断不清,虽然有的医院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但是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西药用了很多都无济于事。 该病人来到我院,经过病史的了解和分析,认为是胆胰汇合部疾病原因导致的,利用十二指肠镜技术,确定了是“缩窄性乳头炎”,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结果是胆胰流出道排出不畅,这就是胆液和胰液流出不畅,胆管和胰管内的压力升高,表现为病人的腹胀,尤其是进食、特别是进油性食物腹胀会更加
    杨玉龙 主任医师 2021-04-18 06:18:44
  • 女性如果发现自己的小腹无故变大,就要引起警惕了,这很可能是子宫肌瘤的症状。当出现女性经期量多、下腹坠胀、小便次数增多等时,一定要提高认识,及时到医院妇科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子宫肌瘤导致的腹部变大不同于一般肥胖的腰围增大,大多数时候患者可以感受到腹部有较为结实的肿块。如果子宫肌瘤的数量小、体积小的话,通过吃药可以控制。但是,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就要做手术切除,所以及早发现问题十分重要。   鉴于子宫肌瘤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症状,建议有性生活史的女人每年做一次B超检查。也有部分患者会有症状,如果出现了下列任何一个问题,都应该上医院妇科检查。月经不规则或经期延长可能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中很常见的良性的肿瘤,其发生与雌激素分泌异常有一定的关系,子宫肌瘤会引起哪些症状呢?如果正常的月经发生了改变,变得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月经也不规则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子宫肌瘤引起的。一般来说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大部分都没有疼痛的感觉,但是有些患者在肌瘤发生感染或是子宫变形后会出现下腹部疼痛的症状。   子宫肌瘤患者也许无感觉   在子宫肌瘤的患者中,大部分人可无任何感觉,然而,如果肌瘤位置较低,即使肿瘤不大,也可压迫邻近器官如压迫膀胱时,出现排尿困难。如压迫直肠可发生排便困难。如压迫输尿管可以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在子宫肌瘤的患者中,有少数可引起不孕现象,其原因是肌瘤导致子宫变形,使受精卵着床不利。   虽然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如果浆膜下肌瘤可在蒂部发生扭转,引起急性腹痛。瘤蒂扭转严重者若不立即进行手术或不能自行转回,则可能由于瘤蒂扭断而形成游离肌瘤,已如前述。扭转的肌瘤也可带动整个子宫,引起子宫轴性扭转。粘膜下肌瘤最易发生感染,常与流产后或产褥期急性子宫内膜炎并存。   温馨提醒:如果发现小肚子无故胀大的女性朋友,一定不要忽视,这有可能是子宫肌瘤在作怪。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避免子宫肌瘤被误认为是身材发福。当女性经期量多、下腹坠胀、小便次数增多等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认识,赶紧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梅燕 副主任医师 2017-02-21 08:36:27
  • 再次应用支架技术给患者带来受益,避免手术。真正无创
    刘绍群 主任医师 2021-10-30 17:13:43
  • 下腹坠胀病因  急性下腹疼痛种类很多,表现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变化大,进展快,若延误时间就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故一定要引起重视。  急性炎症引起下腹坠痛  非炎症性下腹坠痛  其他原因引起急性下腹疼痛  急性下腹疼痛的鉴别诊断不是很容易。而且去医院急诊前不当行为有可能加重病情,还有可能掩盖病患者的本来症状,给医生诊断时带来假象。  慢性下腹坠痛原因较多,常见于生殖器官慢性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淤血症以及心理性盆腔痛等。  生殖器慢性炎症:慢性子宫颈炎,慢性盆腔炎,痛经等  盆腔淤血症:又称盆腔静脉曲张症,由慢性盆腔淤血所致。  肿瘤性疼痛:妇科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时,盆腔神经受到癌肿浸润或压迫会引发疼痛。  心理性盆下腹坠痛:心理性盆腔痛一般表现为下腹疼痛反复发作,但是经检查确诊没有器质性病变。心理性盆腔痛更多的是一种躯体反应。有人会因性行为方面有过精神创伤,而对性产生恐惧,出现性交疼痛,久而久之就发展为盆腔痛。研究发现,患者容易将某种被压抑的情绪转变为躯体病性症状,以缓解心理障碍,外在表现就是心理性盆腔痛  下腹坠痛会影响女性受孕吗?  出现以下一些情况时,下腹坠痛会影响女性受孕。如:人工流产、自然流产、产后胎盘残留、刮宫术后形成宫腔粘连等。  支原体、衣原体等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下腹胀痛和月经不调、痛经,既因炎性分泌物和病原体的存在,破坏了生殖道的内环境,不利于精子在生殖道内存活及受精率下降,同时炎症使输卵管出现粘连而导致不孕。由于子宫内膜异位而出现的进行性痛经,此时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内粘连导致了输卵管不通,也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排卵障碍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而导致不孕。  患者于术后出现周期性腹痛与继发性闭经,这时会引起不孕;或者于术后出现持续性下腹坠胀坠痛感,伴有白带增多或者同时出现发冷发热症状。因为附件炎、输卵管阻塞而导致不孕;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宫颈狭窄等出现周期性下腹胀痛,无月经来潮,经血淤留在生殖道内,输卵管积血而导致不孕。  下腹坠胀治疗  治疗下腹坠胀,简单的处理是热敷和艾灸,把食盐炒热装袋热敷,效果明显,症状持续不减,需赶紧就医。  妇科是天佑医院的重点专科,设有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接诊网上预约及现场来诊的病人;配有门诊治疗室和规范的手术室,需要治疗的疾病可在门诊进行相应治疗;设有超声室,配置妇科专用彩色超声仪;病区开设病床40张,每个病房均有独立卫生间,住院条件舒适便捷。  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医疗和护理团队,治疗技术以微创手术为主,所有妇科相关的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阴式系列手术及盆底重建术等都能开展,其中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特色。
    王雷 副主任医师 2017-03-07 09:04:21
  •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数据显示,我国人群的肠易激综合征总体患病率约1.4%~11.5%,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10%~30%以上,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女性。因其病史可长达数年乃至几十年,患者常常反复就医,对生活、工作造成巨大困扰。目前,国际上诊断肠易激综合征公认的是“罗马IV诊断标准”,即患者主要存在反复发作、与排便相关的腹痛,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或粪便性状改变。但根据国内外多数消化病专家的经验及认知,相比于腹痛,腹胀反而更常见。多项临床研究和我国诊治共识显示,腹胀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多数专家认为,国内患者的诊断应主要关注与排便相关的腹胀,以及伴有的粪便性状异常
    庞文璟 副主任医师 2024-09-07 22:22:33
  • 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可观察和随访,随时可以采取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方法,但是很多人理解的症状是胆绞痛,而对于腹胀或进食后腹胀不认为是胆囊结石的症状,随着病史的延长,腹胀或进食后症状明显,最终出现明显的腹胀腹痛,甚至胆绞痛,所以对于此类情况,建议还是及早取出结石,保护胆囊。另外,有下列情况时,也应积极手术治疗:1.胆囊结石直径2cm,或多发结石,结石直径0.5cm;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3.伴有胆囊息肉0.8cm;4.胆囊壁增厚;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6.儿童胆囊结石;7.需长期行肠外营养或化疗;8.合并糖尿病;9.有心肺功能障碍;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11.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
    杨玉龙 主任医师 2021-05-17 09:29:18
  • 临床上巨结肠包括两类疾病:先天性巨结肠和成人型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HSCR)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为1/5000活产儿,男:女为4:1。HSCR最常见的症状是新生儿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大多数的HSCR患儿表现为新生儿期肠梗阻,包括胎便排出延迟、胆汁性呕吐以及喂养困难等。少数HSCR患儿出生后胎便排出正常,在婴幼儿期通过母乳喂养也可维持较好的排便,但是在添加辅食后逐渐表现为严重的顽固性便秘。腹胀、发热和腹泻症状反复发作,可能合并呕吐、血便、嗜睡、稀便或便秘症状。新生儿期即可出现腹胀,有时可见肠形及蠕动波,至幼儿期腹胀更加严重,有时腹部可触及质硬的粪石
    鲁兵 主任医师 2024-09-11 09:26:39
1 2 3 4 5